荊州古城東門景區培訓
公司王總(高級導游)帶領公司員工前往荊州古城墻東門景區開展實地培訓活動。
荊州古城歷史文化旅游區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,經請示荊州市人民政府和荊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批準同意,已于2020年3月21日正式恢復對外開放。
開放的景點有荊州古城墻景區、張居正故居、關帝廟、關公義園、景區觀光車、游船。
優惠政策:1.2020年3月21日至4月30日,所轄景區、觀光車、游船、演藝節目對境內外游客實行半價優惠(當日有效)
2.關公義園對荊州市民(憑身份證)免費開放。
入園時持有效身份證件,到景區指定點核驗健康碼,測量體溫,核驗登記進入景區。
(正確佩戴口罩,并自覺與他人保持1.5米以上安全距離哦)
偶遇景區員工做日常環境衛生和病毒消殺工作~
荊州古城擁有2800多年的歷史,古城墻目前是我國延續時間最長、跨越朝代最多、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墻。古城共設有六座古城門和城樓,東門為“寅賓門”,城樓為“賓陽樓”, 俗稱東門樓。東門為迎接來使與賓客的城門,門樓壯觀,甕城也最大。
圖片來源于@荊州古城景區
有臺階的是人道,斜坡是馬道,方便戰馬運送糧草和武器,在這里了解了文字磚的概況
下面的銘文告訴我們這批城磚來自荊門,生產總指揮官是荊門市秘書長孟時,具體操辦此事的包工頭是程喜先、鴨張老、張三老,燒窯的師傅是李老、村長黃某、糧戶某某。由此可見,文字磚是荊州古城墻修建史不可多得的檔案實證。它的記載清晰明確,責任到人。
了解荊州城墻上的特色景觀——三城四道!叭恰眲偛沤o您提過:城外的水城、腳下的磚城、內側有綠色植被的地方就是土城墻。
您知道“四道”是哪四道嗎?留言告訴小編哦~~
關羽的“青龍偃月刀”
第一排第一位是“雙耳垂肩、雙手過膝”,善于識人的劉備;旁邊是手搖羽扇的便是長于巧思的軍師諸葛亮。
后排居中的是有著美髯公之美譽、忠義仁勇的關羽,
左邊是“一臉絡腮胡、疾惡如仇”的猛張飛,最右邊這位是“身著將服,驍勇善戰”的常勝將軍趙云。
漆畫《徇四郡定荊州》,描述的是劉備攻取荊南四郡的戰爭場面。
漆畫《三顧茅廬》
清朝時期荊州古城的沙盤圖,了解荊州古城的特色與風采
抬頭是護城河風光,疫情之后,一起來領略、重新感受荊州古城的韻味。不大的城市卻有悠久的歷史,秀麗的風光,深厚的文化底蘊。
在旅游大潮里
旅游人風吹日曬,霜打雨淋
在旅行團隊里
細致、耐心、兢兢業業
讓游客體會到更多的美好
疫情肆虐
從容應對,不怨天尤人
積極向上,享受生活中的美